跳到主要內容

【Page筆記】早期新創團隊的徵才後遺症:究竟是開往夢想的幸福列車還是屍速列車?


屈指一算,加入新創圈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但自己所感受到的體感時間,彷彿已經過了五六年一般漫長且歷歷在目。

身為首次創業的團隊創辦人,在經歷了許多慘痛的教訓與失敗後,我才慢慢發現到,「人」真的是早期新創團隊裡最重要的因素。這些人不一定是你的其他共同創辦人,有時候也泛指早期全職員工和兼職協助的夥伴。邀請別人加入自己的創業團隊,就像是發給他一張通往遠方的車票,你以夢想為終點站號召乘客上車。但連你也知道,在這輛列車上,並不是每一位乘客都能跟你一起抵達終點。

無論這些人是團隊中的常客、過客或是觀光客,都會對團隊的發展造成各種大大小小的影響。本文想分享的,就是身為早期團隊的創辦人,該如何挑選適合上車的旅客;而想要加入新創團隊的新血們,又該具備怎麼樣的特質才能在車上待得久、待得穩呢?

本來我以為:有人願意跟你創業就該痛哭流涕?

在還沒進到新創圈以前,我一直以為創業就是幾個好朋友靠著一個共同理想而打拼的單純行為。每個人看似富麗堂皇的掛著各種CxO的頭銜自由來去,美其名為夢想而奮鬥;實質上領著很低的薪水,享受每天加不完的班和無數個看日出的早上。在正式加入一個月後,這些實際的情況與我原先的預期並沒有差距太多。雖說早就對此做好充足準備的人,其實一點也不害怕這些吃苦及挑戰。但唯一讓我意外的,是我發現「那些靠著共同理想而群聚」的好友們遠遠不如我想像中的多,真正願意跳出來和你一起從零開始的更是少之又少。

邀人出來創業,除了賣夢想以外,你還能賣他什麼?也許是因為條件差、工時長、薪水低,在看過一次又一次「曾經好友如今難為情」的委婉拒絕後,我果斷的放下了先前美好的夢想。於是「只要願意加入我們的人就進來做co-founder吧!我們還有什麼好挑的呢?」這樣的想法,逐漸成為了我創業初期在選擇夥伴的最高指導原則。

後來才知道:讓不對的對象上車就是屍速列車!

放心,以下沒有任何地雷或劇透。

直到創業滿六個月,以及自己真正經歷過多次的「Hire & Fire」,我才逐漸暸解到這張上車的車票真的一張都不能亂給。否則你就像是屍速列車裡在月台上將第一位殭屍放入車內的列車乘務員,將整台列車與已經上車的乘客,置於一個相當危險的位置。若你是準備上車的旅客,也請透過以下的故事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已經受到感染。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幫助這輛列車跑得更快,而不是讓整車的乘客死的更快。

悲劇一:壞掉一鍋粥的那坨屎

優秀的人都會自然想跟優秀的人工作。

與不優秀的夥伴合作時,不僅團隊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團隊成員之間也會逐漸缺乏信任。在早期的初創團隊中,團隊裡是否有那些大家不想合作的夥伴存在顯得相當關鍵。一鍋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種團隊裡的不和諧氣氛,小則造成團隊士氣低落,大則可能造成團隊分崩離析。

在我還在唸大學時,為了配合課程所需,曾經加入一個跨系所的七人創業團隊。受到課程的限制、人情的壓力,每個團隊都必須無限制地開放其他修課的同學加入,很快的,這班不限制旅客上車的列車很快就遭受了各種災難。

約莫在期中報告被老師冷嘲熱諷一般後,組內有位認真負責的夥伴率先發難。他想到無論自己多努力付出,其他擺爛的組員都能獲得相同成績,不禁一陣悲從中來。「我再也受不了他了,不是他走、就是我走!」,等到茶壺風暴終究爆發時,無論對哪一方而言,都會是一次巨大的損失。期末報告時,這組只剩下四個人上台,胡亂交了份七拼八湊的報告,勉強且隨便地度過了這個學期。而那位責任感重的組員,也已經不見期初時的熱血沸騰,轉而平淡的希望這學期盡快落幕。

時間的洪流,把上游那些有個性的稜角寶石磨得光滑,直到他混入了下游圓潤無趣的石頭堆裡。那位我很欣賞的熱血組員,再也沒有跟我聯絡,更別提在學期後真的組隊創業。

悲劇二,別小看扯後腿的力量

有次,有位朋友與他相當期盼合作的大客戶,總算在兩週後願意碰面討論合作事宜。為了這份即將交出的合作提案,他特地吩咐了一位頗具自信的新進夥伴,一起處理前期數據與資料搜集工作,接著再將後續資料整理,最後交由他在提案前一天做最後整合。這一週我朋友幾乎每日熬夜捨命陪君子,全程參與這位夥伴的工作,一起完成了所有的資料搜集。週五晚上加班後,疲倦的他認為總算告一段落,剩下整理資料應該也出不了什麼大亂子。因此將最後部分交給夥伴在假日做後續資料整理,等待週一進辦公室時來處理最後整合。

但在週一時開信箱時,徹底被震驚的他幾乎收到一封幾乎被從頭到尾亂改的資料,並且一點都沒有整合過的痕跡。「是這樣啦,我在週末時還是覺得這些數據怪怪的,所以後來我就跟我朋友討論一下,他們建議我說把東西改成這樣會比較好…..」,聽到這裡,我朋友已經耐不住性子掛了電話。在開會前,他趕緊調閱上週的資料,拼死拼活地生出一份殘破的計畫案,最後仍然趕不及完成,因而失去了這個期盼合作的大客戶。

創業家大多表面堅強,他們從不對外透露自己與團隊脆弱的一面。相當然爾,這份合作的真正死因他永遠無法對外透露,只能和著眼淚與心酸往肚裡吞。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向前推的能量永遠拼不過扯後腿的力量,那天會議結束後他大病了一週,回到公司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客氣的請該位夥伴迅速下車。

悲劇三,請神容易送神難

邀請別人拿出時間創業,除了賣各種遠大的夢想外,大概最能賣的大概就是公司的股權了。在創業的半年裡,也許是因為拿不出高額的薪水、沒有直接性的回報,剛開始的我們與其他多數的新創團隊,都會用股權吸引早期員工與共同創辦人。1%、5%、10%的股權被當作各種談判的籌碼,一顆一顆的被掛在咖啡桌另一側的那位年輕人心中,直到槓桿的兩側趨近於平衡。於是你們開心的在Facebook上Po上合照,並且下了各種 「#今後多多指教」、「 #一起向前衝」的標籤。但事實上,多數照片上傳成功之前,這位夥伴都未曾和你的團隊合作過任何一分鐘的時間。

未來的幾週,在經過數次的爭吵磨合後,你常聽的播放清單裡突然多了首梁靜茹的「可惜不是你」,才赫然發現你們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此時,那些當時給出去的籌碼,即便再少也會讓你覺得渾身不舒服。於是開始在心中揣揣不安,試著找公司的夥伴沙盤推演,測試過各種狀況,也用了各種方法想讓那位員工覺得愧疚、不安,想主動退出。但是,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有些臉皮較厚、神經大條的對象根本無法理解你的各種暗示。最後,你挑了一天,嚴肅地把全公司叫進同一間會議室,試著用趙匡胤那套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決問題。

也許問題因此解決了,但這件事情在團隊心中造成了永久的影響:創辦人未來難以相信其他夥伴、其他夥伴也難以相信創辦人,因為他們生怕下個被弄走的就是自己。其實,若創辦人要談股權分配,也許在雙方已經合作一段時間後,確認彼此合作愉快且有長期合作打算時,再進行細部討論會比較適合。請神容易送神難,每一段這樣的過程,都是狠狠地劃了一個健康的初創團隊一刀。

身為列車長:你應該對上車的夥伴細細檢查

綜合以上三點,還在概念階段或找團隊階段的早期新創,千萬不能因為對方願意跟你一起追夢,就輕易讓他們上車。如果你都已經願意捨棄一切舒適平穩,那切曾經令你快樂的生活,轉而打造一艘令你驚心動魄且讓你負債破產的火車。那麼相信我,你真的不應該在路上因為對方願意跟你一起上車,就發給那位陌生人一張車票。而身為對新創圈躍躍預試的新鮮人,也千萬不要隨便拿票上車,應該先在月台上觀察一下車內情況、多方打聽,才避免陷入上車容易下車困難的局面中。

說了這麼多,那麼創業者該找什麼樣的夥伴呢?如果你是有志想要加入新創圈的新血,又該具備怎麼樣的特質呢?

特質一:別看職務專長了,要看連不是分內職務也願意處理的那個人

雖說大部分的工作都會有所謂的頭銜與職務內容,但是新創團隊真的很難告訴你「只需要」負責什麼。

在我們剛開始創業初期,團隊內完全沒有了解法律、稅務與財務的夥伴。當時很幸運的,團隊內的夥伴們都願意在網路上先做資料,並且透過自己強大的人脈網,找到了些願意接受我們發問的對象。雖然每一次去發問時,對方的反應都顯得我們團隊與痴胖的我好像聽不懂人話的哺乳類動物。但隨著一次一次的挫敗、提問與做功課,夥伴們也逐漸累積了一小部分專業知識,甚至能問出一些另發問對象感到頭痛難以回答的問題。還記得某天請教完稅務問題,從咖啡廳離開後,我的夥伴興奮的對我說:「剛剛真的太爽了!我們竟然完全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那天晚上,我感到無比驕傲,驕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解決了稅務的問題,而是因為夥伴們願意不分職務的協助,處理整個團隊發生的問題與困擾,並且願意試著去解決它,我們應該為這種願意挑戰的勇氣驕傲。當然,這件事情也許僅限於超早期的初創團隊,如果你有一些資金,且需要快速擴張時,還是建議好好花錢,請個專業的法律顧問與會計師吧!

特質二:別挑低廉薪水的,挑真的能反應出自己價值的人

正如同先前所講的,我們不能因為有人願意跟你創業,就直接大開車門歡迎大家上車。同理,我們也不應該因為來面試者索求的薪水低,就請他明天立馬來上班,選擇真的能對你團隊產生價值的人,才是比起是否負擔得起薪資來說更為重要的部分。如果你真的覺得這個人很有價值,但是他開的薪水團隊無法負荷怎麼辦?我始終認為,在創業的過程當中,薪水僅是某一種形式的生活補貼,創業者對於自己團隊的付出與貢獻,絕對遠高於他領的薪水百倍。也許創業無法讓你在兩三年內買車買房,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讓你衣食無虞專心投入創業。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在與前來應聘的夥伴溝通,加上本身賣的夢想與目標夠明確、偉大及可行,應該還是能夠找到相當多有志一同的夥伴,帶著一顆堅毅的決心加入你的團隊。

如果雙方真的還是無法取得共識,但是你又非常欣賞這位應聘者,你可以試著像追一個對象一般,將他的資料留存,時常保持聯絡。一方面更新團隊的進度給他知道,另一方面時常邀請他參加團隊內部的活動,多認識其他公公婆婆(夥伴們)。久而久之,在雙方都非常喜歡彼此的情況下,只要公司資金狀況一有好轉,便可以馬上將你的愛人娶回家,一起:PO照片上Facebook,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特質三:別找吃苦耐勞的,找那些真的會做出成績的人

俗話說:努力是對自己負責,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以前的我很不喜歡交作業,因此總會在截止日前幾天狂發文,說自己好累、好痛苦,時而佐以急診室點滴或是整桌咖啡的照片。當然,有些時候那些點滴我是打了、咖啡我也喝了,但是依然不能假定每個人面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態度為何。當這種情況發生後,人們通常都會自然的產生憐憫心,眼見到40分的作業也會腦補了一些同情分數,讓它60分過關;若當交出來的作業相當完美,大家的心中也會默默把你的名字後方掛個「神人」,正如同Michael Jordan在感冒後怒得38分傳為歷史佳話。

可惜的是,在現實的早期新創團隊裡,成果才是唯一大家會衡量的東西。「我們團隊花了一年打造了不眠不休打造了一個80分的網站」和「我們團隊打造了一個80分的網站」,這兩句話基本上是相同的意思。80分就是80分,不會因為你花了一年或是不眠不休,而增加任何一分。換句話說,這種從面試開始就強調自己「一定會努力不懈」、「從上班開始就沒想過下班」的工作狂,某天當在事情沒有達成的時候,也是變身成那種會很常告訴你「我超級努力過了」、「我瘋狂加班過了」的各式理由伯。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失敗的可能,但是失敗之所以珍貴,在於我們想通了為何會失敗,並不是單純闡述了「我這麼努力了還是失敗」的這個藉口。在這個用成敗結果論英雄的社會裡,千萬不能把努力和磨難當作成績,更不能把心酸跟各種委屈當作前進的動力,否則很容易過於滿足自己留下各種傷口,而反而忽略了需要達到的目標。

追逐加班而忽略休閒生活,則是很多此類型的夥伴常見的通病。關於不加班的好處,我相信有相當多的文章有所提醒過了,例如好員工愛公司守則第一條:準時下班、好好休假:、老闆讓員工按時收工是美德,員工懂得準時下班是智慧

但就個人意見而言,我更偏好時常把自己工作能力開到60%的夥伴,他們能夠平衡的處理生活與工作,健康的長跑下去,同時也能在短時間內緊繃神經,創造出100%的戰力。「你可以每日享樂生活自由自在,但是依然完成我們交代的每個目標」,我想這是每個創業團隊都希望看到的夥伴工作情況。

特質四:別找聽話的人,找那些願意和你討論溝通的人

在我剛開始創業時,我相當畏懼找比我資深、比我年紀大的夥伴加入團隊,一方面是擔心自己才疏學淺鎮壓不住,另一方面最害怕的就是他們無法聽從我的指令。直到創業半年後,我才發現公司一半以上的夥伴年齡都比我大,並且全部都比我厲害的多。但是我根本沒有必要去鎮壓或是指揮他們,因為他們是最棒的,總是會跟我討論出那些遠遠好過於我指令的各種解決方法。

「找一個世界上最適合做這個項目的團隊」,是讓創辦人與HR每天魂牽夢縈的事。在一個良好的團隊裡,我們只找最優秀的夥伴,正因為大家都很優秀,彼此之間完全尊重對方的想法,討論才能更有效率與迅速。NBA籃球電玩裡總是有「經理模式」與「對戰模式」,如果創辦人在團隊中是開啟對戰模式,那麼你做的每一次傳球、每一顆籃板與投籃出手,全都是你個人的操控,更無法在一個下午內打完一整季的例行賽。但是,如果你開啟的是「經理模式」你不必完成每一場比賽的每一個傳球,可以模擬跳過比賽,不必每場球賽都參與,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你會負責控制球隊的大方向,同樣的,成長進步也會看得更明顯。

這全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選擇的是聽話的員工,那麼你就必須對你每下的任何一道指令負責,你也必須確保自己的每一道命令都是正確的。但如果你選擇的是那些可以和你討論、願意分擔重責的人,就如同開啟了「經理模式」般,你不必每場親臨作戰、不必調整受傷後的球員陣容、不必管每場的票房賣得如何。你只負責把整個團隊帶向正確的方向,其他的責任,讓大家一起來扛吧

特質五:別看現在能力強的,看未來願意不斷進步的人

有的時候,你會因為真的很急著想要找一個很強的國內行銷人才,而從你的名單裡挖了一個最棒的國內行銷人才來加入你的團隊。又過了兩年,你團隊逐漸擴張到海外,有更多的人加入你的團隊中,當然不乏更多的行銷人才,他們逐漸由你當時找的那位夥伴負責領導。沒過多久,公司出現了些問題,許多的行銷人才離開了你的團隊。直至那時你才發現這個人根本不適合領導,同時也不懂國際行銷,他依然用著國內的那一套方式,在帶領著團隊們做海外行銷,他們大量的灑了廣告預算在Facebook,卻忽略了大量Twitter和Instrgram的使用者。直至那時,你開始跟一堆四五十歲的夫妻一樣,覺得這個夥伴不適合,但是你當時可是實實在在的愛上他了呀!都結了二十多年的婚,現在才說「我覺得我們不適合」,是否太晚一點了呢?

當大軍南下時,你不動,看起來就是北上,也許你們以前曾經深深愛過,但是整個團隊在進步、你也在進步,我們無法等待任何不進步、或進步幅度緩慢的夥伴。屆時,當年的愛侶如今需要在此一別總顯得特別感傷,更別提離別後的怨侶會有多少說不完的髒話。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在超早期團隊選夥伴時,可以盡量避免看現在的能力,而是去看每個人未來發展的潛力、與他們是否願意接受與團隊一同前進。

我相信每個創業家都不可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然他們絕對不會來創業。我們現在能做的,只能在工作中觀察每個人對於挑戰的接受狀況,並且多鼓勵夥伴們培養面對挑戰的勇氣。樂於接受挑戰的人,即便失敗了也會樂此不疲的繼續前行;畏懼面對挑戰的人,即便成功了也不敢往前太多。此消彼長,不出數個月時間,我們便可以看到每個夥伴的成長狀況與潛力了。

你若真心待我,我便傾情相報;你若一生廝守,我便不離不棄

也許終究歷經了千山萬水,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也願意加入團隊,登上你即將開往遠方的幸福列車。

此時,身為公司創辦人,我們也得負起應盡的義務與責任,以真心對待每位費盡心思找來的夥伴們。正如同洪大倫前輩所提到的,團隊想跟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錢。我們不能因為付了薪水,就覺得夥伴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每位夥伴對團隊的付出,絕對都無法以薪水來衡量,帶人帶薪又帶心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

每次有夥伴加入,我們都會說:「從今天開始,請把這個公司就是你自己的公司」。因為無論受過什麼挫折、困難挑戰,你的成長就是公司的成長。你若成功、我們被你帶向勝利,你若失敗,我們陪你一起重新來過。我們的團隊會吵架、會爭執,但是從沒撕破過臉;我們的任務很辛苦、很艱鉅,但是從沒畏懼嘗試;我們的公司很菜鳥、很渺小,但是從沒看輕自己;我們的成員很北七、很無聊,但是認真的對待每件事情。這是就我們想組織的團隊,一群不畏懼失敗、追求卓越的團隊,而我們也堅信這是大家會願意加入的公司,一間你若真心待我,我便不離不棄的公司。

當然,也致各位正準備開始開張揚帆的列車長們,創業維艱、快意當前,希望你們都能一路平安的開往你們心中理想的目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盤點業務的五大誤區】年輕人,BD/Sales不是這樣當的!

屈指一算,從畢業後開始創業起,也做了8年的BD/Sales工作。在 創立的公司結束後,我也開始在各間新創公司,擔任BD/Sales團隊裡的負責人,伴隨著年資的增長與團隊的擴編後,底下也開始陸續帶了不少的年輕「業務」從業者,而我的任務也從負責談業務的人,轉變成在背後看著別人談業務的人。  (註:Business Development,又稱商務開發(BD);Sales,又稱銷售。無論你是從事BD、Sales的工作,因為你都是一間公司面對外部客戶的第一線人員,我都在這篇統稱為業務。) 可能當自己不再是會議室裡面,主要負責說話的那個人時,我才有時間靜下心去觀察這些年輕的「業務」們,在跟客戶交流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犯下了什麼錯。之所以會想要寫這篇內容,只是想提出五個我以前在業務溝通時常犯的錯誤,讓比較年輕的業務從業者,可以檢視一下平時在工作時,是否有踩到這些誤區。 Page,曾任Addweup共同創辦人、igloo B2B業務負責人、將來銀行資深策略經理,現職為車麻吉商務總監。 覺得業務的重點在用「說」的。 在面試時,95%來應徵的年輕業務,都是可以侃侃而談的人。這也難怪,畢竟如果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要怎麼能拿到負責代表公司出去「談」業務的職缺呢?但是會「說」,只是業務的基本能力。而能幫助一個從初階業務,轉型成為一個資深業務的關鍵,在於學會「聽」跟「看」客戶說話。 我們都聽過各種商業講座裡所說的玄學:『要創造需求,才有機會能夠讓客戶買單。』事實上,對於一個業務來說,需求不會被你憑空創造出來,而是要靠你向客戶挖掘。 在業務的工作流程裡,陌生開發是最難的一環, 『客戶有興趣的,從來就不是你的公司/產品/自我介紹,而是你的服務/產品能為他解決什麼問題。』 稱職的業務總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告訴對方「你可以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來當作「敲門磚」,來約到首次拜訪的會議會議。 每個人都很忙,客戶沒有必要抽時間任何一個給「沒興趣」的業務來拜訪。 客戶願意見你,就代表你的「敲門磚」裡面,至少有一件事情是他有興趣的 ,而你在會議上要做的,就是把那個有興趣的事情挖出來。大部分初級業務犯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一開會時就開始「講」自己的提案,而完全沒有去了解,到底為什麼「有興趣」跟我約這個會議。 在會議開始時,我總會簡短的再延伸講一小段當時約到會議的「敲門磚」,然後適時給予停頓,客戶就會開始針對...

五個CTA訣竅,替每份簡報帶來不同的成效《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I》

開始做每份簡報前,都需要訂下一個明確的目標,否則就不要花時間做簡報。            做一份「有目標的簡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其實並不簡單。相信你我都很常碰到,那種拿著一份簡報講了幾個小時,卻不斷岔題、始終講不完,最後草草收尾的簡報。追根究底,做這份簡報的人,就是單純只是拿著簡報在跟別人聊天的「閒聊系簡報」罷了。           這種沒有目的性的簡報,通常都是消磨與會者興致與時間的最大兇器,更是對你想達成的提案目的,有著強烈的負面影響。因此,透過「提案誘導術」方式,在製作每一份提案簡報前,都先設定好這次簡報的目標,才是最根本解決閒聊系簡報的方法。 這種被設定在簡報後達成的目標,通常都是希望聽眾可以「順著我們的指示行動/決策/動作」,我們在這裡稱之為『CTA(Call-To-Action,行動要求)』。 好的CTA應該是被精心設計過的,讓聽眾可以馬上按照你的指示行動。          這個Action(行動)就是我們在提案簡報裡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在製作每一份簡報前,都應該先想清楚的重要功課。舉凡讓對方批准你的提案、同意你的要求,或是答應你的方案,都算是Action(行動)的一種。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幾個小訣竅,教你如何最基礎的,用策略製作簡報,讓聽眾對你的提案「言聽計從」。         一,將CTA設計在最後一頁:並且不斷的提醒聽眾進行Action(行動)          首先,如果你要製做一份頁數多於一頁的簡報,那它就被賦予了一份相當重要的基本任務:『幫助講者把這整份簡報講到最後一頁』,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CTA都會被設定在簡報的最後一頁。因為我們都希望 聽眾是聽完了整份簡報分享後,再開始進行行動,例如約我們碰面討論、簽約合作,或是洽談細節等。 如果你的簡報打算講到一半就放出CTA,那聽眾在聽完你的CTA後,很有可能就隨著後續簡報時間的拖長,而忘記了他在...

不當亂槍打鳥的提案人:新手提案者的四項基本功課《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

         『我們最近出了一個新的產品,希望有機會跟貴公司合作/做生意,隨信附上產品介紹,很歡迎聯繫我了解更多唷!』      你會怎麼處理「合作提案」信件呢?     身為一間公司業務合作對外的負責人,我的信箱時常塞滿這種類型的信件,而它們大多時候都會被直接移到垃圾桶裡。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知道我只是罐頭信件串中,一個小小的收件人罷了,我對你既不特別、你也並非一定要跟我合作不可。重點是,我完全不瞭解你所謂的「產品」,對我們公司來講有什麼價值。          在本文開始前,讓我先把名詞定義明確一些:無論你是BD、行銷、銷售、策略、企劃從業人員,在本文均稱之為「業務開發人員」,而你碰到要做推銷、提案、邀請等機會,均稱之為「提案」,而無論你提案的 對象是個人、團體或是公司,我們均稱之為「客戶」。本文都希望透過列舉在業務開發時,不得不做的 四項 功課,提出幾點可以改善的方法與策略,來給剛進入此領域的新手從業人員一些基礎觀念與建議。 任何提案,都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公平交易。( pixabay.com ) 一,釐清商業提案的本質:你與客戶間的等價交易。          除了單純的銷售案以外, 在商業合作的世界裡,各種業務開發的提案往往是「以物易物」的。           從貨幣尚未出現之前 ,人類就已經懂得透過交易,來換取到自己需要的資源。例如用一把斧頭換一隻羊、用勞動力換取糧食,這種不經過貨幣來交易的方式,被稱作為「 以物易物」。到了網路發達的時代,這裡的「物」已經不只是「金錢」或「實體的產品」,他也有可能是一項服務、一種情感、一群顧客或是一段時間,例如『某知名連鎖速食店』近期免費導入了『某新創公司的自助點餐機』,實際上是用『自家員工的作業時間成本』去交易了『新創公司的新服務展示機會』。           很多人會說:「  " 以物易 物" 不一定是一場實質的等價交換」,這其實是因為 很多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