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金管會宣布台灣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第二階段將在今年第三季上路後,關於開放銀行的相關消息幾乎是以一個月一篇的方式在曝光。先撇開原先目標的第三季上路已經延誤以外,從七月份提到有八間銀行躍躍欲試、到最近的消息變成了五間金融機構有意嘗試,這看似雷聲大雨點小的『開放銀行第二階段』為什麼始終還沒有什麼消息? 首先是資訊安全的配套措施。開放銀行主要訴求是將金融機構的資料以API形式分享給第三方服務業者(TSP)使用,讓用戶可以在使用第三方服務時,不需要前往銀行的網站/APP就可以得到相關資訊。金管會預計的開放銀行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 1,非交易面資料:消費者不需要前往銀行網站,就可以查詢到銀行相關公開資料。 2,消費者資訊查詢:消費者不需要登入銀行網站/APP,就可以獲得個人帳戶資料。 3,交易面資料:消費者不需要登入 銀行網站/APP,就可以針對帳戶進行交易操作。 先前第一階段的交易面資料在去年上路後,有超過26間金融機構馬上加入了這個平台,除了這是金融監理主管機關主推的案子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給出去的資料『不痛不癢』。這些資料即使銀行不分享,消費者自己去官網也查得到,是很簡單即可以取得的公開資料,對銀行本身的利益並無影響。 但第二階段的消費者資訊查詢就不一樣,這是首次將銀行用戶的個人資訊交給外部。這些資訊之所以是用戶需要「登入」後才能取得的資料,原因就是他涉及用戶的個人隱私、以及銀行的商業資訊,包含客戶的帳戶餘額、交易資訊、信用卡額度以及聯繫方式等,而且銀行還需要負擔TSP業者的資格審查以及資訊外洩的風險。要這些已經擁有大量客戶的金融機構,冒著風險願意分享自己客戶的資訊給外部業者,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更難的就是商業價值。分享這些資訊給外部TSP業者後,給銀行帶來的好處是什麼?一但用戶沒有必要登入自家的網銀/APP才能取得這些資訊,那自家的網銀/APP開啟頻次會大幅下降,也減少了銀行可以跨售推銷金融...
我是Page,也是人工智慧、網路、科技、金融、棒球與心理學相關領域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