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intech資訊:LINE Pay提供申請信用貸款後,下一步是什麼?】- 2020/11/2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與LINE Pay近期合作,提供用戶可以在LINE Pay的『貸款專區』裡申請信用貸款,該服務稱為「中國信託Online貸」數位平台。中國信託早在2017年推出該服務,並且成功在今年把全銀行的96%信貸申請案件轉換到中國信託Online貸上,其中更有90%是透過行動裝置申辦,這件事情很大程度的做到了,將『申請貸款』生活化的目標。

    就目前雙方公布的新聞稿來說,LINE Pay在本次主要是扮演『貸款導流』的角色。內文提到在用戶申請後,中國信託會透過銀行的大數據資料庫、先進模型技術、智能徵審規則來快速且精準評估客戶之風險,並沒有提到會從LINE Pay中提取用戶任何數據進行評估。即便如此,憑藉著LINE Pay的840萬用戶數導流機會,這也會是台灣首間透過電子支付平台導流的線上貸款申請服務。

    如果與電子支付做導流申貸是第一步,那麼下一步會是什麼?

    我們可以參考東南亞冉冉升起的金融巨擎Grab來參考。Grab是2012年從馬來西亞發跡的一款叫車APP,於2017年從日本軟體銀行取得一筆25億美金的G輪投資後,開始發展了Grab Delivery (類似C2C貨物運送服務)、Grab Food(類似美食外送服務)與Grab Finance(金融服務)等各項服務,其中又以Grab Finance的發展最為多元。

    由於東南亞的銀行、金融服務普及率不高,該市場6億的消費者有將近70%沒有使用過銀行的金融服務,比起全球平均高出30%。Grab Finance依靠著Grab 1.87億的用戶數、280萬的司機用戶基礎,先於2019年推出GrabPay,並於2020年達到有77%Grab交易使用GrabPay的成績。Grab在2019年1月與眾安保險合資成立了一間保險公司,提供給駕駛與消費者相關保險商品,再於近期收購了Bento,並預計推出自動化小額投資商品。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財報上預計為Grab Finance帶來大量收益的貸款產品。

    Grab於2019年開始,在自家的Grab APP裡面放入了個人貸款申請服務,也許透過Grab與Grab Finance合作提供的貸款階段,可以幫助我們想像電子支付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貸款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與LINE Pay和中信合作的形式很像,先利用超級流量APP導流用戶前往申請,不涉及相關資料交換內容。
    第二階段 (延遲付款):PayLater。針對在Grab上使用GrabPay有週期性付款的用戶,提供將多次付款金額累積到統一時間付款,用戶只要如期付款就不會有利息產生。該類型貸款將由Grab Finance先墊付給GrabPay的形式進行。
    第三階段 (消費貸款):針對使用Grab上消費的需求,GrabPay提供相關付款金額與用戶資料相關資訊,給Grab Finance進行貸款評估,一但通過,該金額將直接撥款給GrabPay讓用戶支付。
    第四階段 (應用數據進行信用評估):GrabPay會針對Grab上,透過GrabPay收款的司機,提供每名司機相關收款資訊給Grab Finance分析並提供貸款給司機。這一塊的相關收入數據是從GrabPay提供給Grab Finance進行分析,再讓Grab Finance將貸款撥付到司機的GrabPay帳戶。

    至於LINE Pay未來是否會順著這個階段,與金融機構一起推出相關貸款產品,就只能交給時間來說話了。

    相關資訊連結:
    攜手LINE Pay「中國信託Online貸」服務上線:https://pros.is/39tw47
    中國信託『Online貸』官方網頁:
https://pros.is/3a8er2
    Grab的維基百科介紹:https://pros.is/3atgn4
    東南亞行動支付普及難度大,消費者連銀行帳戶都不用:https://pros.is/3aenth
    
Grab Facts and Statistics (2020):Grab Statisticshttps://pros.is/3aqvuz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盤點業務的五大誤區】年輕人,BD/Sales不是這樣當的!

屈指一算,從畢業後開始創業起,也做了8年的BD/Sales工作。在 創立的公司結束後,我也開始在各間新創公司,擔任BD/Sales團隊裡的負責人,伴隨著年資的增長與團隊的擴編後,底下也開始陸續帶了不少的年輕「業務」從業者,而我的任務也從負責談業務的人,轉變成在背後看著別人談業務的人。  (註:Business Development,又稱商務開發(BD);Sales,又稱銷售。無論你是從事BD、Sales的工作,因為你都是一間公司面對外部客戶的第一線人員,我都在這篇統稱為業務。) 可能當自己不再是會議室裡面,主要負責說話的那個人時,我才有時間靜下心去觀察這些年輕的「業務」們,在跟客戶交流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犯下了什麼錯。之所以會想要寫這篇內容,只是想提出五個我以前在業務溝通時常犯的錯誤,讓比較年輕的業務從業者,可以檢視一下平時在工作時,是否有踩到這些誤區。 Page,曾任Addweup共同創辦人、igloo B2B業務負責人、將來銀行資深策略經理,現職為車麻吉商務總監。 覺得業務的重點在用「說」的。 在面試時,95%來應徵的年輕業務,都是可以侃侃而談的人。這也難怪,畢竟如果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要怎麼能拿到負責代表公司出去「談」業務的職缺呢?但是會「說」,只是業務的基本能力。而能幫助一個從初階業務,轉型成為一個資深業務的關鍵,在於學會「聽」跟「看」客戶說話。 我們都聽過各種商業講座裡所說的玄學:『要創造需求,才有機會能夠讓客戶買單。』事實上,對於一個業務來說,需求不會被你憑空創造出來,而是要靠你向客戶挖掘。 在業務的工作流程裡,陌生開發是最難的一環, 『客戶有興趣的,從來就不是你的公司/產品/自我介紹,而是你的服務/產品能為他解決什麼問題。』 稱職的業務總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告訴對方「你可以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來當作「敲門磚」,來約到首次拜訪的會議會議。 每個人都很忙,客戶沒有必要抽時間任何一個給「沒興趣」的業務來拜訪。 客戶願意見你,就代表你的「敲門磚」裡面,至少有一件事情是他有興趣的 ,而你在會議上要做的,就是把那個有興趣的事情挖出來。大部分初級業務犯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一開會時就開始「講」自己的提案,而完全沒有去了解,到底為什麼「有興趣」跟我約這個會議。 在會議開始時,我總會簡短的再延伸講一小段當時約到會議的「敲門磚」,然後適時給予停頓,客戶就會開始針對他想要了

五個CTA訣竅,替每份簡報帶來不同的成效《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I》

開始做每份簡報前,都需要訂下一個明確的目標,否則就不要花時間做簡報。            做一份「有目標的簡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其實並不簡單。相信你我都很常碰到,那種拿著一份簡報講了幾個小時,卻不斷岔題、始終講不完,最後草草收尾的簡報。追根究底,做這份簡報的人,就是單純只是拿著簡報在跟別人聊天的「閒聊系簡報」罷了。           這種沒有目的性的簡報,通常都是消磨與會者興致與時間的最大兇器,更是對你想達成的提案目的,有著強烈的負面影響。因此,透過「提案誘導術」方式,在製作每一份提案簡報前,都先設定好這次簡報的目標,才是最根本解決閒聊系簡報的方法。 這種被設定在簡報後達成的目標,通常都是希望聽眾可以「順著我們的指示行動/決策/動作」,我們在這裡稱之為『CTA(Call-To-Action,行動要求)』。 好的CTA應該是被精心設計過的,讓聽眾可以馬上按照你的指示行動。          這個Action(行動)就是我們在提案簡報裡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在製作每一份簡報前,都應該先想清楚的重要功課。舉凡讓對方批准你的提案、同意你的要求,或是答應你的方案,都算是Action(行動)的一種。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幾個小訣竅,教你如何最基礎的,用策略製作簡報,讓聽眾對你的提案「言聽計從」。         一,將CTA設計在最後一頁:並且不斷的提醒聽眾進行Action(行動)          首先,如果你要製做一份頁數多於一頁的簡報,那它就被賦予了一份相當重要的基本任務:『幫助講者把這整份簡報講到最後一頁』,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CTA都會被設定在簡報的最後一頁。因為我們都希望 聽眾是聽完了整份簡報分享後,再開始進行行動,例如約我們碰面討論、簽約合作,或是洽談細節等。 如果你的簡報打算講到一半就放出CTA,那聽眾在聽完你的CTA後,很有可能就隨著後續簡報時間的拖長,而忘記了他在結束時到底該做什麼Action(行動)。          一份好簡報的結束,就是應該停在在呼籲聽眾進行Action(行動)的那一刻,若你的簡報做的精彩又引人入勝,多數的簡報免不了有與聽眾QA問答的過程。無論問答時間的長短,在每一次回覆完聽眾的提問後,請務必把話題導回來,請聽眾進行 Action(行動)。 因為一份簡報最容易被記住的時刻,就是大家準備要離開會議室的前

不當亂槍打鳥的提案人:新手提案者的四項基本功課《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

         『我們最近出了一個新的產品,希望有機會跟貴公司合作/做生意,隨信附上產品介紹,很歡迎聯繫我了解更多唷!』      你會怎麼處理「合作提案」信件呢?     身為一間公司業務合作對外的負責人,我的信箱時常塞滿這種類型的信件,而它們大多時候都會被直接移到垃圾桶裡。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知道我只是罐頭信件串中,一個小小的收件人罷了,我對你既不特別、你也並非一定要跟我合作不可。重點是,我完全不瞭解你所謂的「產品」,對我們公司來講有什麼價值。          在本文開始前,讓我先把名詞定義明確一些:無論你是BD、行銷、銷售、策略、企劃從業人員,在本文均稱之為「業務開發人員」,而你碰到要做推銷、提案、邀請等機會,均稱之為「提案」,而無論你提案的 對象是個人、團體或是公司,我們均稱之為「客戶」。本文都希望透過列舉在業務開發時,不得不做的 四項 功課,提出幾點可以改善的方法與策略,來給剛進入此領域的新手從業人員一些基礎觀念與建議。 任何提案,都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公平交易。( pixabay.com ) 一,釐清商業提案的本質:你與客戶間的等價交易。          除了單純的銷售案以外, 在商業合作的世界裡,各種業務開發的提案往往是「以物易物」的。           從貨幣尚未出現之前 ,人類就已經懂得透過交易,來換取到自己需要的資源。例如用一把斧頭換一隻羊、用勞動力換取糧食,這種不經過貨幣來交易的方式,被稱作為「 以物易物」。到了網路發達的時代,這裡的「物」已經不只是「金錢」或「實體的產品」,他也有可能是一項服務、一種情感、一群顧客或是一段時間,例如『某知名連鎖速食店』近期免費導入了『某新創公司的自助點餐機』,實際上是用『自家員工的作業時間成本』去交易了『新創公司的新服務展示機會』。           很多人會說:「  " 以物易 物" 不一定是一場實質的等價交換」,這其實是因為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把自己看不懂的交易,當作是「非」等價交換的結果所造成的結果。 例如你聽聞朋友用一台「烤箱」,與鄰居換來了一台「100寸的全新大電視」,好像是一個超級不平等的交易。但實際上,這台電視是他鄰居抽獎抽到的,家裡根本放不下,於是你朋友抓緊機會,剛好知道鄰居家缺了一台烤箱, 加上多年鄰居情誼的推波助瀾, 所以就這樣子順理成章的成交了。這些都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