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intech資訊:開放銀行第二階段真的有意義嗎?】- 2020/11/26

    自2020年5月金管會宣布台灣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第二階段將在今年第三季上路後,關於開放銀行的相關消息幾乎是以一個月一篇的方式在曝光。先撇開原先目標的第三季上路已經延誤以外,從七月份提到有八間銀行躍躍欲試、到最近的消息變成了五間金融機構有意嘗試,這看似雷聲大雨點小的『開放銀行第二階段』為什麼始終還沒有什麼消息?

    首先是資訊安全的配套措施。開放銀行主要訴求是將金融機構的資料以API形式分享給第三方服務業者(TSP)使用,讓用戶可以在使用第三方服務時,不需要前往銀行的網站/APP就可以得到相關資訊。金管會預計的開放銀行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
        1,非交易面資料:消費者不需要前往銀行網站,就可以查詢到銀行相關公開資料。
        2,消費者資訊查詢:消費者不需要登入銀行網站/APP,就可以獲得個人帳戶資料。
        3,交易面資料:消費者不需要登入銀行網站/APP,就可以針對帳戶進行交易操作。

    先前第一階段的交易面資料在去年上路後,有超過26間金融機構馬上加入了這個平台,除了這是金融監理主管機關主推的案子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給出去的資料『不痛不癢』。這些資料即使銀行不分享,消費者自己去官網也查得到,是很簡單即可以取得的公開資料,對銀行本身的利益並無影響。

    但第二階段的消費者資訊查詢就不一樣,這是首次將銀行用戶的個人資訊交給外部。這些資訊之所以是用戶需要「登入」後才能取得的資料,原因就是他涉及用戶的個人隱私、以及銀行的商業資訊,包含客戶的帳戶餘額、交易資訊、信用卡額度以及聯繫方式等,而且銀行還需要負擔TSP業者的資格審查以及資訊外洩的風險。要這些已經擁有大量客戶的金融機構,冒著風險願意分享自己客戶的資訊給外部業者,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更難的就是商業價值。分享這些資訊給外部TSP業者後,給銀行帶來的好處是什麼?一但用戶沒有必要登入自家的網銀/APP才能取得這些資訊,那自家的網銀/APP開啟頻次會大幅下降,也減少了銀行可以跨售推銷金融產品給自家用戶的機會。另外就是在目前開放的18支API內,並沒有什麼實質的資料,可以幫助這些銀行獲取新客戶。以往申請個人信用貸款需要上傳的財力證明、收入資料以及客戶的繳款紀錄等都並沒有在這一次的資料中提供。

    


    再來就是TSP業者的意願。為了確保拿到客戶資料的業者可以妥善的使用、並且維持著良好的資安管控,在本次第二階段的TSP業者規範裡,加上了該業者需要取得資安驗證 ISO 27001 的需求,如果要取得與信用卡相關的資訊,還需要額外取得PCIDSS驗證。這些驗證的取得價格通常所費不貲、加上取得驗證的時間成本極高,這導致TSP業者加入的意願降低。畢竟誰想要花個半年耗資幾十萬做驗證,只為了幫客戶看到自己的存款餘額呢?

    最後就是主管機關的態度,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最大的不同,就是金管會要求有意願參與的銀行申請『試辦』。試辦是指在不違反現行法令,但與銀行公會訂定之規範、守則不同時,可以透過申請試辦的方式取得『限制性許可』。但是如果金管會主推的開放銀行政策,還需要各銀行以各自獨立申請的方式來進行遞件,這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對第二階段的不信任與擔憂。自五月份公開18支API規格後,至七月底仍尚未有銀行遞件申請,這就是最大的證明。

    目前台灣遇到開放銀行的困境,也許可以從其他國家的狀況來借鑿。英國是全球開放銀行走在最前沿的國家,英國的金融監管機構FSA於2018推行了Open Banking的政策,並制定了獨立的機構來進行管理。如同台灣一般,他們針對數據資料的敏感程度,設定了類似台灣非交易面資訊、消費者資訊與交易面資訊三種規格。但是他們是在同一時間裡,提供所有的API,僅針對不同敏感程度的API,訂定對TSP業者不同規格的要求。換句話說,TSP業者可以先知道自己可以取得哪些資訊並且進行審慎的評估,才近一步針對相關資訊的取得進行產品規劃以及資安驗證流程。

    直至2020年10月為止,英國已經有19間金融機構、超過96間TSP業者加入該平台,並且在單月超過了60億次的API使用。對TSP業者來說,第三階段的交易面資訊是他們最有興趣的內容,但目前金管會仍未提供相關API的資料內容,因此在尚未能看到第三階段可以提供什麼的情形下,TSP業者不會在第二階段時花時間進行產品規劃與申請資安驗證。也許真正決定台灣的Open Banking成敗的時刻,就是第三階段API公開的時刻也說不定。



    相關資訊:
    2020/05/28 -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Q3上路,18支消費者資訊開放API和規範細節終於公開:https://pros.is/3arex8
    2020/07/26 -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試辦行列 8銀行躍躍欲試 - https://pros.is/3a94rg
    2020/09/02 - 王儷玲:台灣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是關鍵:https://pros.is/3anfmy
    2020/10/19 - 《金融》向TSP業者招手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國銀衝:https://pros.is/393jhy
    2020/11/26 -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 集保領軍:https://pros.is/398jdv
    英國的開放銀行網頁https://pros.is/3aw7mt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盤點業務的五大誤區】年輕人,BD/Sales不是這樣當的!

屈指一算,從畢業後開始創業起,也做了8年的BD/Sales工作。在 創立的公司結束後,我也開始在各間新創公司,擔任BD/Sales團隊裡的負責人,伴隨著年資的增長與團隊的擴編後,底下也開始陸續帶了不少的年輕「業務」從業者,而我的任務也從負責談業務的人,轉變成在背後看著別人談業務的人。  (註:Business Development,又稱商務開發(BD);Sales,又稱銷售。無論你是從事BD、Sales的工作,因為你都是一間公司面對外部客戶的第一線人員,我都在這篇統稱為業務。) 可能當自己不再是會議室裡面,主要負責說話的那個人時,我才有時間靜下心去觀察這些年輕的「業務」們,在跟客戶交流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犯下了什麼錯。之所以會想要寫這篇內容,只是想提出五個我以前在業務溝通時常犯的錯誤,讓比較年輕的業務從業者,可以檢視一下平時在工作時,是否有踩到這些誤區。 Page,曾任Addweup共同創辦人、igloo B2B業務負責人、將來銀行資深策略經理,現職為車麻吉商務總監。 覺得業務的重點在用「說」的。 在面試時,95%來應徵的年輕業務,都是可以侃侃而談的人。這也難怪,畢竟如果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要怎麼能拿到負責代表公司出去「談」業務的職缺呢?但是會「說」,只是業務的基本能力。而能幫助一個從初階業務,轉型成為一個資深業務的關鍵,在於學會「聽」跟「看」客戶說話。 我們都聽過各種商業講座裡所說的玄學:『要創造需求,才有機會能夠讓客戶買單。』事實上,對於一個業務來說,需求不會被你憑空創造出來,而是要靠你向客戶挖掘。 在業務的工作流程裡,陌生開發是最難的一環, 『客戶有興趣的,從來就不是你的公司/產品/自我介紹,而是你的服務/產品能為他解決什麼問題。』 稱職的業務總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告訴對方「你可以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來當作「敲門磚」,來約到首次拜訪的會議會議。 每個人都很忙,客戶沒有必要抽時間任何一個給「沒興趣」的業務來拜訪。 客戶願意見你,就代表你的「敲門磚」裡面,至少有一件事情是他有興趣的 ,而你在會議上要做的,就是把那個有興趣的事情挖出來。大部分初級業務犯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一開會時就開始「講」自己的提案,而完全沒有去了解,到底為什麼「有興趣」跟我約這個會議。 在會議開始時,我總會簡短的再延伸講一小段當時約到會議的「敲門磚」,然後適時給予停頓,客戶就會開始針對...

五個CTA訣竅,替每份簡報帶來不同的成效《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I》

開始做每份簡報前,都需要訂下一個明確的目標,否則就不要花時間做簡報。            做一份「有目標的簡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其實並不簡單。相信你我都很常碰到,那種拿著一份簡報講了幾個小時,卻不斷岔題、始終講不完,最後草草收尾的簡報。追根究底,做這份簡報的人,就是單純只是拿著簡報在跟別人聊天的「閒聊系簡報」罷了。           這種沒有目的性的簡報,通常都是消磨與會者興致與時間的最大兇器,更是對你想達成的提案目的,有著強烈的負面影響。因此,透過「提案誘導術」方式,在製作每一份提案簡報前,都先設定好這次簡報的目標,才是最根本解決閒聊系簡報的方法。 這種被設定在簡報後達成的目標,通常都是希望聽眾可以「順著我們的指示行動/決策/動作」,我們在這裡稱之為『CTA(Call-To-Action,行動要求)』。 好的CTA應該是被精心設計過的,讓聽眾可以馬上按照你的指示行動。          這個Action(行動)就是我們在提案簡報裡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在製作每一份簡報前,都應該先想清楚的重要功課。舉凡讓對方批准你的提案、同意你的要求,或是答應你的方案,都算是Action(行動)的一種。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幾個小訣竅,教你如何最基礎的,用策略製作簡報,讓聽眾對你的提案「言聽計從」。         一,將CTA設計在最後一頁:並且不斷的提醒聽眾進行Action(行動)          首先,如果你要製做一份頁數多於一頁的簡報,那它就被賦予了一份相當重要的基本任務:『幫助講者把這整份簡報講到最後一頁』,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CTA都會被設定在簡報的最後一頁。因為我們都希望 聽眾是聽完了整份簡報分享後,再開始進行行動,例如約我們碰面討論、簽約合作,或是洽談細節等。 如果你的簡報打算講到一半就放出CTA,那聽眾在聽完你的CTA後,很有可能就隨著後續簡報時間的拖長,而忘記了他在...

不當亂槍打鳥的提案人:新手提案者的四項基本功課《五階段提案誘導術-基礎篇I》

         『我們最近出了一個新的產品,希望有機會跟貴公司合作/做生意,隨信附上產品介紹,很歡迎聯繫我了解更多唷!』      你會怎麼處理「合作提案」信件呢?     身為一間公司業務合作對外的負責人,我的信箱時常塞滿這種類型的信件,而它們大多時候都會被直接移到垃圾桶裡。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知道我只是罐頭信件串中,一個小小的收件人罷了,我對你既不特別、你也並非一定要跟我合作不可。重點是,我完全不瞭解你所謂的「產品」,對我們公司來講有什麼價值。          在本文開始前,讓我先把名詞定義明確一些:無論你是BD、行銷、銷售、策略、企劃從業人員,在本文均稱之為「業務開發人員」,而你碰到要做推銷、提案、邀請等機會,均稱之為「提案」,而無論你提案的 對象是個人、團體或是公司,我們均稱之為「客戶」。本文都希望透過列舉在業務開發時,不得不做的 四項 功課,提出幾點可以改善的方法與策略,來給剛進入此領域的新手從業人員一些基礎觀念與建議。 任何提案,都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公平交易。( pixabay.com ) 一,釐清商業提案的本質:你與客戶間的等價交易。          除了單純的銷售案以外, 在商業合作的世界裡,各種業務開發的提案往往是「以物易物」的。           從貨幣尚未出現之前 ,人類就已經懂得透過交易,來換取到自己需要的資源。例如用一把斧頭換一隻羊、用勞動力換取糧食,這種不經過貨幣來交易的方式,被稱作為「 以物易物」。到了網路發達的時代,這裡的「物」已經不只是「金錢」或「實體的產品」,他也有可能是一項服務、一種情感、一群顧客或是一段時間,例如『某知名連鎖速食店』近期免費導入了『某新創公司的自助點餐機』,實際上是用『自家員工的作業時間成本』去交易了『新創公司的新服務展示機會』。           很多人會說:「  " 以物易 物" 不一定是一場實質的等價交換」,這其實是因為 很多時候...